【杭锦改革】发展村集体经济难? NO! 看看这的经验做法~
| 招商动态 |2017-05-23
近年来,杭锦旗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通过健全工作机制、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用活涉农涉牧资金、鼓励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推进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实现全旗嘎查村集体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带动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一、主要做法
2016年以来,杭锦旗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突破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一是推动政策落地,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出台《杭锦旗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五个一”工作机制》、《杭锦旗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实施办法》、《杭锦旗开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百日攻坚行动》、《杭锦旗发展村集体经济“倍增行动”计划方案》等工作制度。成立以组织部、农牧、林业、水务、文化、旅游、扶贫、农机等多部门组成的全旗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协调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分析进度、解决问题、部署工作。
二是创新“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围绕集体资源优势,全旗76个嘎查村均绘制集体优势资源图,突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重点,确定发展思路。沿河区以种植经济作物、加工销售农副产品、开展土地承包、发展肉牛肉羊养殖、水产养殖等为主;梁外区以发展肉牛肉羊养殖、生猪家禽养殖、加工销售养殖产品、种植优质牧草、开展草牧场承包等为主;沙区以种植经济林、开展沙漠旅游服务为主;工贸区以开展餐饮服务、劳务服务为主;城郊区以种植大棚果蔬、开展农贸交流、餐饮服务等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三是实行“十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实行“村办企业”模式。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鼓励村级组织兴办加工企业,围绕苏木镇园林环卫、美丽乡村管理建设,鼓励村级组织成立公司开展服务获得集体收益。呼和木独镇东红柳村投入32万元,建设村集体面粉加工厂,年加工面粉14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实行“村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合资进行生产加工,发展村集体经济。伊和乌素苏木桃日木嘎查与桃园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生产加工瓶装、桶装饮用水,其中公司投资450万元,嘎查投资10万元,投产后每年为村集体增加6000元收入。发展“合作社”模式。依托当地特色产业,鼓励村级组织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吉日嘎朗图镇乃玛岱村围绕当地向日葵特色产业,成立百家旺专业合作社,主营向日葵筛选、收购、销售等业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实行土地承包模式。通过将耕地、草牧场、沙场等集体资产对外承包,获得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芒哈图村将500亩集体河滩地向外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独贵塔拉镇隆茂营村将集体沙场对外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实行水产养殖模式。利用靠近黄河的独特优势,通过发展水产养殖获得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永先村建设渔场发展水产养殖,并积极争取帮扶单位资金,渔场每年可获得集体收入6000元。实行林木产业模式。通过发展经济林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呼和木独镇大套子村的集体果园种植梨树300株,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近万元。实行经营水利模式。围绕沿河耕地灌溉黄河水的实际需求,通过经营水权获得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解放村经营扬水站水权,每年向当地农牧业种植企业收取农田灌溉水费5万元,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实行房屋出租模式。整合利用闲置房屋、废旧校舍、仓库等集体资产,通过出租获得集体收益。巴拉贡镇山湾村将旧村部改造为农家大院对外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5万元收入。实行劳务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劳务输出、机械租赁等服务,获取集体收益。独贵塔拉镇敖楞乌素嘎查成立内蒙古海拉素劳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机械租赁、货物运输、家政服务、劳务输出、旅游、绿化、种养殖等业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实行互助发展模式。通过成立互助资金发展协会,不仅为农牧民贷款提供资金支持,村集体也获得利息收入,实现互助发展。
二、主要成效
杭锦旗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了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嘎查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全旗嘎查村均实现集体经济“清零”。全旗76个嘎查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其中,30个嘎查村集体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72个嘎查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目前,锡尼镇已形成以肉羊、奶牛、生猪、散养鸡及果蔬种植为主的集体经济产业;伊和乌素苏木已形成以养殖、食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主的集体经济产业;巴拉贡镇已形成以水产养殖、果蔬采摘、清洁劳务及农家大院为主的集体经济产业。
二是实现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精准扶贫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2016年,杭锦旗实现了17个贫困嘎查村“脱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3058人,全旗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3亿元,统筹各类社会帮扶资金3300万元。
三是依托金融支持破解了村集体经济资金困难的问题。通过实行“基金+项目”“申报+审核”模式,由旗委政府投入资金300万元作为银行风险抵押保证金,放大6倍后达1800万元,作为集体经济启动专项基金,再由银行以贷款形式投向符合条件、有较好发展项目的嘎查村集体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切实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资金瓶颈,为嘎查村解决发展难题。目前,全旗已有5个嘎查村办理贷款150万元,23个嘎查村已与银行达成贷款协议。
三、启示
一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旗、镇、村三级联动。旗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是前提。通过制定具体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夯实责任。采取持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启动基金等措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苏木镇党委、政府亲力亲为抓落实是动力。按照有关政策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主要领导要带头抓督办,全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催生内部发展动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是保证。要选择政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敢担当的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积极投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大潮。
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找准路子是关键。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瓶颈。结合招商引资多点发力,坚持走绿色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多元化联动发展路子,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
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加强后续管理,从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注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续管理,要引导“两委”班子合理监管和使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对目前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要在巩固提升,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对有村集体经济,但经济势力较弱的一般村,要在拓宽渠道、扩张总量上求突破;全力巩固发展成果,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图/文 贾影)
本期编辑:越晓慧 总编辑:刘晓荣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